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29日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 
《通知》明确,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通报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违规案例,建立健全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通知》,本次清理整治的重点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法情形。主要包括国家层面已放开但地方仍在审批、审批依据法律效力不足、行业壁垒造成准入规则不平等、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不敢进行审批、审批权下放形成区域间市场壁垒等15类情形。 在扎实推动核实整改过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地方报送的问题线索核实整改情况进行审核筛选后,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和“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示,同步纳入全国城市信用监测范围。主动发现问题线索并按期完成整改的,对相关地方予以表扬,有关案例情况按不点名方式通报。 清理整治行动重点情形中,与“信用”相关的内容有: 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要求,违规设置外资企业准入限制
部分地区不落实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要求,对外资企业设置不合理差别待遇。如,在内外资平等准入领域设置或采取针对外资的限制性措施。又如,通过限定“品牌”或以“外资品牌”为由排斥或歧视外资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以及对外资企业及其产品或服务享受政策设置额外条件。再如,通过限定所有制形式等方式排斥或限制外资企业参加本地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活动。 告知承诺制审批要求不清晰不透明加大经营风险 一些地方承诺制审批事项缺乏公开透明的核准标准和审批要求,给企业准入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如,某地反映有企业按照告知承诺制投资农药生产项目,项目建成后,按规定办理经营手续遇到困难,有关部门不予审批,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通报的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类似的 违规情况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抓好市场准入制度落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的通知》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近年来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发展改革委已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情况连续开展七次排查清理,并对七批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各地如有与已通报案例类似的违规情况及其他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情况,应一并清理。 本次集中清理整治工作为期半年,各省级发展改革委向省级人民政府定期报告工作开展情况,集中清理整治结束后,市场准入壁垒核实、整改、清理等工作转为常态化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