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各种创业论坛上看到很多类似“我想创业,应该做一个什么网站”;“我做了一个网站,应怎么样增加流量”等等的帖子,使我这个圈外人忍不住发表一下谬论。 我觉得上述逻辑就相当于先在戈壁滩上盖个房子,甚至自己都不是木匠泥水匠,还要花钱请别人来盖,然后才想怎么利用它来挣钱,怎么和大旅行社联系拉些游客过来,慢慢把它改造成旅游胜地,或者期望找个傻瓜来高价转手。 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这么思考。要创业的人肯定先想想自己的兴趣或经验是什么,例如我喜欢吃,我能煮一手好菜,我就会考虑开个餐馆, 自己没有多少积蓄或周围亲朋好友也借不了多少钱,我就考虑从流动小摊档开始,一边做,一边听顾客反馈意见改进菜谱和配方,慢慢顾客多了,才考虑找个固定店面,增加经营品种,继续扩大营业面积。 如果我是对小买卖有兴趣,我也会想我是卖衣服、电气还是化妆品?哪样我最熟悉或能找到有竞争力的货源?刚开始稳妥起见我或许会先去某个批发市场租个摊位,利用那里成行成市,有固定的人流量来展开我的生意,等生意做开了,我也有把握了,我才想办法自己另寻一个独立铺位,有了独立铺位我才想我大部分的客户都是些什么人?我能够为他们提供方便做些什么?于是决定我的装修和布置方案,让他们宾至如归,甚至顺带做一些配套服务增加收入。 IT行业、互联网等等都是同样道理,你都没想好自己有什么特长,就忙着去盖个铺面(建网站)又有什么用?你都不知道你的主流客人都是些什么人,再昂贵的房屋构造和装修(复杂的IT技术、强大的服务器、超一流带宽),解决不了人家的基本需求(例如人家远道来进货,你提供免费行李寄存和饮料要比纯金马桶强,更不要提还指望上一次厕所要收10块钱门票,人家宁愿上隔壁那家提供免费服务的,生意都给他们了)。 还有任何创业都是从小做起的,你铺面小(小网站),却想连酱油、家具、高级香水、内存、手提电脑(类似很多中小“门户”)都想一网打尽,这不是想把顾客吓跑吗?这时你就算有大把大把的钱去做广告(例如什么“买搜索引擎关键字”或者“网站联盟”之类),或者用欺骗的方法例如说发现了活的恐龙(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优化”),顾客即使骗来了,也调头就走。 美国人并不比中国人聪明,虽然,现在美国的主流社会使用互联网的比例比较高,但这个广度和深度是整个社会共同积累下来的。早在互联网还没有的时候,由于美国人力成本高,很多机构和企业都为了提高运作效率而利用电脑在内部架起工作流程网络以节省管理成本,所以当互联网出现后,这个“外网”只不过是“内网”的一个延续,所有人对此都不会感到陌生,因此顺理成章这个"外网"就变成了各个企业节省成本的另一个手段。 尤其是一些收费的服务,例如电费、煤气、有线电视等等,他们巴不得客户早日交钱,光利息就能挣不少,没有互联网以前是邮寄帐单,客户邮寄支票付款,公司要人手处理收集支票,所以有了网站技术自然就花心思做好网上支付,这样减少了收集支票的人手,节省了成本,还能通过支付页面顺带向顾客推销其他服务项目。 例如我每个月的缴费、银行对账等等全都是在网上完成,唯一做不到的除了水费,因为是城市(美国的大多数城市概念相当于中国一个街道办事处)负责,我们这个城市的网站还做得不够完善。 中国改革开放才20几年,我们大部分的政府机构、企业都没有经历过"内网"的过程。 还有中国那么多人,人力成本在我们国家根本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而且任何节省人的方法恐怕都不是那么受欢迎,试想如果你是一个在位的领导,一套昂贵的IT系统能把手下的几十、几百个人替换掉,先不讨论付不付的起这个钱或它花的值不值,那帮下岗职工的泪水就能把你的决心湮没。所以IT技术及互联网在中国不够普及是有其背景原因的。 可能中国的同业只留意到雅虎、亚马逊、Google等等,但是在美国这些互联网明星只是这个“美国局部网”其中很小一部分,美国大大小小的网站普及率之高可能会令我们的中国同行叹为观止,很多公司可以没有门面、没有办公室(美国人从来都不会看不起在家里办公的公司),可绝不能没有自己的网站! 但不要忘记的是这些网站都不是凭空“生”出来的,他们往往是一个实体的延续,所以我认为,对于个人创业者、尤其是一些外行又想赶上互联网这趟车的同学,不妨考虑一下把自己的创业想法和“网下”的某个实体、某个传统行业的需求结合一下作为下脚点,这样成功率反而高。 |